4月18日,“2025年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暨中外输配电领域技术创新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国外IEEE PES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Committee及IEEE PES Localized Technical Activities Committee特邀嘉宾,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及各技术分委会理事成员,IEEE PES电力设备数字孪生工作组成员,以及电力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单位、制造企业代表共计15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办,武汉大学、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共同协办,并得到了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集团上海超导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主旨论坛
大会主旨论坛由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姚良忠主持,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电力系统讲座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PES候任主席、IEEE Fellow钟志勇,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董旭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刁冠勋分别致辞。
会议主持
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 姚良忠
会议致辞
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电力系统讲座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PES候任主席、IEEE Fellow 钟志勇
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系主任、电力系统讲座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PES候任主席、IEEE Fellow钟志勇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了致辞,他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变革,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消纳等领域贡献创新经验,IEEE PES电力与能源协会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将持续通过技术、标准、教育等平台推动行业发展。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在会员发展、标准制定及技术交流方面成效显著,希望输配电技术委员会能够继续与对口的国外技术委员会展开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沟通,共同探讨更多融合发展的机会,也鼓励输配电技术委员会持续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主动地多提出高质量的 IEEE 标准,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参与度。
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董旭柱
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董旭柱发表致辞,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行业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指出本次论坛以“中外输配电领域技术创新”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协作的国际交流平台,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将继续夯实基础工作,注重品牌建设,在技术交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增强委员会的行业影响力,健全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将委员会建设成有活力、有价值、有影响的专业型国际学术组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力争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 刁冠勋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刁冠勋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公司始终将IEEE PES视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伙伴,深度参与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框架下的国际标准研制、学术交流与联合研究,同时还将积极选派专家参与特高压输电、智能配电网等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助力本土创新成果纳入全球技术规则体系,联合国内外顶尖高校及企业,搭建跨国技术协作网络,共同探索输配电技术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主旨报告
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副主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 吕军
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副主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副主任吕军作了题为《新型配电系统下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新型配电系统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呈现“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内涵特征。供电可靠性也将面对反向重过载、保护误动拒动、电能质量问题等多重挑战,下一步国网公司将在健全完善国际标准体系、创新可靠性管理、强化技术支撑保障等方面继续发力,持续提升新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
IEEE PES T&D Chair
Julio Romero Agüero
IEEE PES T&D Chair Julio Romero Agüero通过线上的方式作了《美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目前美国电网系统普遍面临设备老化问题,传统电网难以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高负荷需求及网络安全的威胁。智能电网技术为实现电网动态监测与灵活调控提供了全新思路,但其大规模部署仍待解决技术兼容性与成本效益等问题。
技术报告
输配电智能巡检技术分委会主席,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机巡管理中心总经理 李端姣
输配电智能巡检技术分委会主席,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机巡管理中心总经理李端姣在《基于人工智能稀疏大模型的电力装备协同作业与电力设备状态诊断关键技术》的技术报告中指出,广东电网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稀疏大模型的电力装备协同作业与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以稀疏门控大模型为核心,建设了电网设备智慧化无人作业平台,构建了智能调控自主作业模式,提出了电力巡检数据专精化理解技术和虚实融合的电网设备状态多维度数字孪生系统,解决了电力平台的统一问题、智能装备的协同作业问题、数据的识别准确性问题与设备的诊断问题,显著提升了运维安全和效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电子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赵国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电子所所长、党委副书记赵国亮在《柔性交流输配电技术》报告中指出,随着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电力系统电源构成从确定性的、可调可控的常规电源占主导,逐步演变为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发电占主导,以及双向互动可调新型负荷大范围接入,亟需提高电网柔性控制能力,以适应源荷双侧的快速演进。柔性交流输配电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为输配电系统柔性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对电力系统安全保供、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
低压配用电数字化技术分委会秘书长、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事业部副总经理 邓凯
低压配用电数字化技术分委会秘书长、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终端事业部副总经理邓凯作了《新型电力系统下智能配用电技术研究与实践》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用电正在由单向接受电能向源网荷储互动形态迅速转变,南方电网构建了适应配用电灵活互动的配用电台区架构,以智能台区终端为核心中枢构建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智慧台区,构建了营配融合的智能台区架构,通过复用计量数据实现全台区的可观可测,支撑配用电透明运行。
IEEE PES电力设备数字孪生工作组成员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通信研究所 底晓梦
IEEE PES电力设备数字孪生工作组成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通信研究所底晓梦在《电网数字孪生总体架构》的技术报告中指出,围绕数字孪生目前的国家政策、背景形势进行分析,明确目前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要求,聚焦电网业务需求和实际场景,设计形成电网数字孪生标准体系,对电力领域的数字孪生标准进行分析总结和展望,明确下一步建设目标。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何冰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何冰作了题为《架空输电线路机器人作业技术及应用》的技术报告,他指出,国内架空输电线路机器人作业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聚焦于巡检、除冰、清障及维修等场景,但复杂气象环境适应性、长续航能源供给仍是挑战。未来趋势将向全自主化、智能化运维方向发展,5G远程操控与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有望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
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韩云武
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云武在《超导输配电装备研发与应用》技术报告中指出,高温超导电缆应用具有容量大、损耗低、自限流、环境友好等突出优点,是解决城市电网升级难题、实现高效率电力传输、赋能大容量电力应用的新兴解决方案。报告介绍了超导电缆的主要技术特点与潜在的应用方向,包括超级开关站、新能源汇集、数据中心供电等;介绍了中国高温超导电缆产业链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建设与运行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中外交流沙龙
会议主持
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 董旭柱
4月18日晚,大会组织了“中外交流沙龙”,由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董旭柱主持。
工作报告
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长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级职员 孟晓丽
IEEE PES T&D ChairJulio Romero Agüero
IEEE PES LTAC Chair、IEEE PES T&D Vice Chair for Standards & Standards Coordinator Daniel Douglas Sabin
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级职员孟晓丽作了《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工作报告》;IEEE PES T&D Chair Julio Romero Agüero作了《IEEE PES T&D(输配电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IEEE PES LTAC Chair、IEEE PES T&D Vice Chair for Standards & Standards Coordinator Daniel Douglas Sabin作了《IEEE PES LTAC(本地化活动委员会)工作报告》。这三份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IEEE PES T&D以及IEEE PES LTAC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涵盖了开展的各项活动、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规划,有助于各方深入了解委员会和相关组织动态,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方向指引。
中外技术委员会发展对话
在中外技术委员会发展对话环节,IEEE PES LTAC Chair、IEEE PES T&D Vice Chair for Standards & Standards Coordinator Daniel Douglas Sabin ,IEEE中国代表处、高级标准经理赵盟,IEEE中国代表处、项目经理阎文,IEEE PES Governing Board Member黎灿兵分别围绕中外技术委员会融合发展、输配电领域IEEE标准制定、IEEE会员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以及IEEE PES奖励工作情况、评审规则和申报流程等方面展开了分享和交流。
评优表彰仪式
在2024年度技术委员会评优表彰仪式环节,技术委员会主席团和特邀嘉宾分别为获得突出贡献奖、杰出成就奖、青年人才奖、优秀秘书长、优秀志愿者、IEEE标准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分委会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证书。
技术参观
4月19日,会议特邀领导嘉宾分别参观了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工程应用展厅和上海输电数字化运维监控中心。
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工程应用展厅
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于2021年12月22日正式投运。展厅主题为“方寸运万象”,展厅分“国器运相绽光彩”、“方寸为炉铸器魂”、“政企合力征新程”三个篇章,详细介绍了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的建设的艰辛历程及取得的累累硕果,展示了示范工程项目中世界首创的研究成果、全球领先的标准体系、重大技术创新等前沿技术,2024年9月,展厅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普基地授牌。
上海输电数字化运维监控中心
超高压公司输电监控中心位于虹杨基地,于2021年6月建成投运,目前核心业务为通道可视化监控,在运输电线路已配置可视化监拍装置8611套,覆盖率78%,其中500千伏及以上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安装3071套,覆盖率100%。
执行委员会工作会议
会议同期召开了IEEE PES 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第二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由IEEE PES 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秘书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级职员孟晓丽主持,技术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各分委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秘书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重点审议了新技术分委会申请、技术委员会工作计划以及IEEE PES电力设备数字孪生工作组工作计划等事宜,为技术委员会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融合、协同发展,“2025年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暨中外输配电领域技术创新论坛” 在沪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深化了中外技术交流与委员会发展,将为进一步创建开放、透明、包容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国输配电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